G1李天奉

國防醫學院藥學系“百週年紀念專刊”
~~~~安順期歷史篇
本文作者:藥劑一期李天奉(1926.9.6出生)
2007.05.21設於臺北市

語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躬逢母系百年大慶,慶祝籌備會主任委員金教授明儒先生與系主任江教授樵熹先生兩位博士函囑撰寫紀念專刊“安順期歷史篇”事關校史與母系傳承,欣然受命,惟在下雖與M38學長同係安順期學校末代弟子,但求學時間僅僅三年,見識淺薄,恐有負期望耳!
安順,係貴州省西部一等縣治,距省會貴陽市九十華里之遙,地靈人傑,是谷氏三傑(正倫、正剛、正鼎仲昆)故鄉,也是抗日勳高的一代軍醫導師—張建博士,擔任軍醫學校中將教育長(1939~1946)培訓國軍“醫、藥、牙、護”等醫事人員幾千餘眾,分派在部隊、醫院,在戰場「救護」、「裏傷」、「後送」、「醫療」,支援八年浴血抗日戰爭的基地。
張建先生字掃霆(1902~1996)廣東梅縣客家人,北京軍醫學校M15畢業,德國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兩廣事件和平解決後,奉蔣委員長之命於1935年二月,接任南京軍醫學校教育長(時所有軍事學校校長均由委員長兼任),同年五月兼任軍醫署署長。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旋即展開全民抗戰,在軍醫署主導下,於一個月內成立了六十所陸軍醫院、四十所兵站醫院、六所重傷醫院,同時各部隊等單位,處處均需要醫事人員孔急!乃辭署長一職,專責辦學,不分黨派,羅致教學師資,積極充實教育器材。學校則隨抗戰形勢發展,由南京遷廣州,而桂林,再貴州歷經千辛萬苦,才安頓在安順-北門外的貴西營房,學校位置如下圖一所示,並附相片四張。
圖一
校本部的主教學樓(三層樓)原本是廢棄的團管區營房(見圖上有貴西營房字樣),此為正門,正門前面則有ㄧ突出之四方平台。
張教育長與杜聿明軍長(右)。兩位將軍站的地方就是講台前面的大空地。每星期一的總理紀念週會或其他集會,全校的學員生都排列整齊的集合在這大空地上,聆聽師長的教誨。
安順軍醫學校校本部。正門前方(朝西)為大操場,前面中間二層樓房為辦公大樓,後面較高的三層樓房即為主教學樓。(1946年)
從校本部後方的東北角取景又是另一種風貌,圖中的三層樓房及為主教學樓。(1946年)

又如圖二所示,步出安順北門往學校的通道左側、豎著“作新軍醫者來” 六個大字;學校正門兩側牆上寫著“創造軍醫新生命” 和“力求學術” 的抬頭!
圖二
學校在“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雲貴高原加以國家資源短缺的雙重困境下,張公充分發揮了刻苦耐勞,奮鬥創造的客家精神,在一切為抗日、一切為救人的前提下,領導團隊、團結一致,學校設施從無到有,變荒漠為良田,即以我藥科開發武當山麓地區為例,在生藥學系,李教授承祐先生指導經營下,種植了面積十餘畝的藥用植物四百餘種之多,除提供同學們研習外,由於枝葉茂盛,一片青蔥、花團錦簇,蔚為景觀,而成為藥園;且其中所提煉的“薄荷油”“萞麻子油”“除蟲菊散” 等,竟成了生藥學系之生產項目。
學校在1939年遷駐安順之期班計有:藥科21、22、23、24期;醫科27、28、29、30期各四個期班,其後陸續增設:專科部、高護班(1940)、牙科(1942)、藥劑班(1944,班主任何池P12上校教官每半年招生一次,共三期)。
安順八年、藥科前後由下列四位科長主持科務:
張鵬翀(P4,1937~1938稱主任、1939~1941)
林公際(P8,1941~1944)
管光地(留美碩士,1944~1946上學期)
王贊卿(代)(1946,下學期~後員上海)
學校在教學方面醫、藥並重,理論與實驗結合,即在原則上上午在教室講授理論,下午在實驗室指導實驗。又在分發前一個學期的科班,都安排一門不計學分的功課:「馬術」(騎馬之術),對分發在部隊馬多的同學,非常實用。
藥科五個學系實驗室的位置如下:
一、武當山實驗室校園:(詳如上圖二,並附相片2張)
(一)基本化學系; (三)檢驗學系;
(二)生藥學系; (四)製藥學系。
武當山麓的藥科,生藥學系、檢驗學系和藥劑學系及其實驗室是連在一塊成ㄇ字型的磚瓦平房。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房屋外觀不但樸實大方,而且古色古香!圖中房屋左邊即是生藥學系,右邊是藥劑學系,但被大樹擋住看不見。(1945年)
武當山麓的藥科基本化學系(門上橫牌字),門前為藥科張繼宗同學。(1946春)
二、小梅山麓:(詳如圖一)
製藥化學系和藥品製造研究所在一起。
由於藥科具有強大的教師陣容(詳如文章最後附註一,並附相片2張)和良好的研習學風,教育長曾在某次週會訓話時,流露出對藥科同學有所期望的心聲,即希望同學在藥學事業發展方面,除超越國內其他各院校彰顯校譽外,對國產藥品研發上,能夠逐步做到自給自足、報效國家!
藥科的部份教授及助教,圖中背景後面是生藥學系,右面是檢驗學系。(1945年)
前排左起:劉壽文、王贊卿教授、管科長光地、呂世枋、楊興祺、葉蘭生、仇士傑、余國良
中排左起:李承祜主任、胡乃釗、朱曾濟、韋思琪、何其義、譚增毅、蘇中武
後排左起:金家淮、袁啟洋、許金池、高述之、丁宏勛、李蔚汶、張德俊、陳鍚南、高克勤
藥科的部份教授及助教,圖中背景後面是檢驗學系(1945年)
前排左起:呂世枋、李承祜教授、高述之、金家淮、劉壽文、譚增毅
後排左起:胡乃釗、韋思琪、蘇中武、余國良、何其義、楊興祺、葉蘭生
無如,在抗戰勝利、舉國歡騰,慶祝的同時(附上卅四年醫校同寅相片),學校如晴天霹靂,竟因人事上的關係,以改制為名,將一個完整團結,欣欣向榮的學術機構,如魔術師變戲法般,被變得沒有了團隊,也瓦解了!更有甚者,竟倡言廢除:藥科和專科部二個部門,幾經罷課、陳情、請願,最後才收回成命,此中詳情我三十四期學長們瞭解最為清楚。
抗戰勝利,舉國歡騰,學校部分教官攝影留念。前排大部分為主任教官(教授),其餘二排都是青年教官(即講師、助教),可惜教育長因事未能參與。
前排左起:1、2邱倬、3戴策安、4李承祜、5高禩瑛、6倪世璜、7、8于少卿、9張鵬翀、10王位中、11孔鍚鯤、12邢文嶸、13王永安、14陳世彬、15李茂之、16胡鞏根、17、18
中排左起:1張碩哉、2向近敏、3蔡宏道、4、5汪宋寶、顧德鴻、7葉宗藩
後排左起:1覃見效、2、3、4蘇中武、5、6、7、8、9余國良、10、11張繼宗、12、13、14葉蘭生、15譚增毅、16

學校雖係軍事管理、學生作息全聽老號兵吹喇叭的號令,但也有自由民主的一面,同學們可以組織社團作課外自由活動。如:
一、 廣東嘉應互屬客家同學組成的:大同學會和比籃球隊。
二、 兩廣白話語系同學組成的:紅棉學會…。
三、 北方籍的同學組成的:之風劇社和克克籃球隊…。
四、 入伍生隊(M46為主)組成的突兀籃球隊。
五、 藥劑一二三期同學組成的:劑鋒籃球隊。
六、 ……尚有其他社團不復記憶。
同學平常都在晚餐後至自習前一段休閒時間,出校門到附近廣場散步或草坪上席地聊天,週末星期假日,則入城看無聲黑白電影,勞軍平劇,或到西門外花紅果園樹下小茶館,泡上一杯清茶,配上一盤瓜子,靠在坐臥兩用椅子上和同學們講東講西,消磨大半天的時間,比較熱門的是到西街民眾教育館看籃球比賽,參加隊伍除我方球隊外,尚有南門外的獸醫學校之隊,輜汽團的“征輪” 和黔江中學校隊外,我藥劑科李蔚文老師是克克隊的健將,單手接球上籃的美妙動作至今猶歷歷在目。
敝班位置是在仁愛樓中間和其他各樓間間隔空曠,樓上寢室、樓下教室(緊鄰P29教室)同學們每到晚自習終了,都瘋狂地不約而同,高聲合唱起平劇來,生、旦、淨、丑樣樣齊全,我有如城隍廟老鼠,聽經卷多了,也會念起經來!步入社會後,偶然會在茶餘酒後,一板一眼地獻起醜來唱上一兩段,常令人發出“老廣客家人怎會唱平劇” 的問題!
六十年前的往事,儘管在記憶中印象深刻,寫來也必然難免錯誤或遺漏,深盼身歷其境的老師和學長,不吝指正和補充,或可作為我軍醫學校在貴州安順時期的歷史見證。


附註一
各學系的課程編排與教師陣容:
(一) 基本化學系
袁開基-留美化學博士,授有機化學
嚴仁蔭-留美化學博士,授定量分析及理論化學
林炳光-留美,授普通化學
鄭法五-留美,授定性分析化學
方錫疇-留美,授普通化學
胡紹渠-副教授,授高等數學及礦物學
黎昌仁-副教授,授物理學
楊珠翰-副教授,授定量分析化學
助教-張繼宗(22期)、楊濟秋(23期)、余國良(25期)、袁啓洋(浙大)、丁宏勛(浙大)
(二) 生藥學系
李承祜-留日,授藥用植物學
管光地-留美,授生藥學
馬基華-留美,授生藥學
焦啟源-留美,授藥用植物學
助教-徐岩(18期)、趙仲雲(19期)、吳美樞(24期)、蘇中武(25期),陳鴻緒(25期),何其義(26期)、金家淮(27期)
(三) 製藥化學期
龍康侯-留德製藥化學博士,授有機製藥化學
葛祖良-留美,授有機製藥化學
王贊卿-留美,授高等有機化學及有機分析化學
浦同烈-留美,授化學兵器學
胡嗣仁-留美,授藥品工業化學
馮成湜-副教授,授無機製藥化學
崔鑠才-藥16期,講師,授無機製藥化學
助教-陳勛台(17期)、王友夢(20期)、王青峰(21期)、李正毅(21期)、朱陳福(22期)、樓之岑(24期)、許金池(24期)、方祝(24期)
(四) 藥劑學系
林公際-留日,授藥劑學及衛生化學
劉壽文-藥15期,副教授,授調劑學及藥劑學
張奕棟-藥17期,講師,授調劑學
助教-趙曰義(21期)、李蔚汶(23期)、孫獻昌(25期)、
陳錫南(26期)
(五) 藥品檢驗學系
孔憲保-留美化學博士,授藥品鑑定學及毒物化學
胡乃釗-藥14期,副教授,授藥品鑑定學
王志鈞-藥15期,副教授,授毒物化學
呂世枋-藥17期,講師,授衛生化學
助教-越蔭桂(17期)、王著祿(22期)、譚增毅(23期)、黎漢德(24期)、韋思琪(25期)、葉蘭生(27期)、秦芝苓(華西大學) 除了上列課程外,物理學、生理學、細菌學、藥理學、衛生勤物學、拉丁文、德文等,也都是藥科的重要課程,學生要到醫科有關的學系上課。